高锐发布《2024全球风险投资年度报告》
日前,高锐发布了《2024全球风险投资年度报告》,基于其连续11年被PitchBook评为全球最活跃风险投资律所而积累的项目数据,对2024年投融资市场的整体态势作了回顾。
整体而言,2024年投融资市场的活跃度比2023年显著提升,但两极分化也更为严重——受投资人青睐的人工智能领域屡屡有公司冲击最高估值和最大融资额,而另一些公司则仍然艰难求生。
人工智能热潮
人工智能热潮是2024年风险投资市场的一抹重色,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在各个阶段的投融资交易中都占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而人工智能公司的融资额更是远高于其他领域的公司,一些项目甚至突破了历史记录。其中,中后期项目(C轮及以后)中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溢价最为明显,导致人工智能公司和其他行业公司的估值呈现了明显差异。
在人工智能赛道中,投资人的倾向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第一波投资热潮集中于AI大模型和通用AI程序,但由于该赛道的高成本,并且随着对协作开源模型的依赖逐渐加深,投资热点继而转向了细分领域的AI应用。伴随着这种趋势,AI行业的创业公司也更多地采用了以下两种市场策略:
(1)为医疗、财务、人力资源等领域定制的垂直AI应用成品;及
(2)提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的更为灵活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这种模式下,AI公司能否向投资人证明其保持市场差异化和应对合规挑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人和潜在客户也更加看重AI公司提高生产力和创新的能力。
生命科学领域
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热度不同,生命科学领域正经历着过去20年来最具挑战性的融资环境。高锐数据显示,2024年已完成种子轮融资的生物科技公司的投前估值中位数有所下降,其中早期项目(A/B轮)下降6%,中后期项目下降18%,而融资额却持续增长,接近2021年的历史高点数据。这可能意味着投资人将资金集中在了更少的项目中。而种子轮项目的投前估值中位数增长了50%,这与风投市场的整体表现也是一致的——由于缺乏退出机会、投资人对于资金使用更为谨慎,投资人更愿意考虑金额较小、估值判断较为简单、更具长期视野的非常早期的项目,或者将资金投向已经有后期临床试验数据、对投资人风险较小、退出较快的成熟公司。
这种投资偏好和紧张的投资环境导致了有趣的市场现象:
(1)涌现了一批处于白纸状态的新设公司,以及大量公司以现有资产进行重组,将研究焦点转换到更热门的领域;
(2)很多公司通过购买已经有后期临床试验的资产或获得相关许可来满足投资人对临床试验数据的要求。中国公司对外许可临床阶段资产也变得常见,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过去10多年来大力投资生物科技研究,而近几年经济发展放缓导致政府资金紧张,同时,美国风投基金也由于地缘政治影响减少了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因此而导致中国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对外许可来获得资金。在此类许可交易中,中国公司通常保留在中国的相关权利,而向被许可方授予全球其他地区的排他权利。
不同阶段的投融资交易
整体而言,投资人再次将投资重点转移回了早期和中后期公司,天使轮和种子轮融资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天使轮和种子轮阶段的公司在各个行业表现比较相似,没有出现早期和中后期融资集中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情况。
在早期和中后期融资中,投前估值和融资额的中位数都远低于平均值,这是因为投资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青睐使之以更高的估值投入了大额投资,对风险的容忍度也大幅提高。但在人工智能领域之外,投资人为了达到目标回报率,比以往更为谨慎。同时,更多的非风投基金投资人,例如战略投资人、企业基金回到了早期融资交易中。
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完整年度报告。